财经速览

来源:财经 ·2018年08月10日 12:43

消费能否撑得起中国经济大盘

李迅雷:中泰证券首席经济学家

从去年到今年,消费类股票远远跑赢大盘,如属于大消费行业的医药生物板块和食品饮料板块的累计涨幅都比较大。但反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增速,却在逐月下滑。在投资不振、中美贸易纷争升级的背景下,拉动经济的三驾马车只能指望消费了。那么,消费能否支撑起中国经济的大盘呢?

近几年来,消费金融发展迅猛,已形成由银行、消费金融公司、小额信贷公司、电子商务公司,以及其他拥有大量客户或交易数据的大型零售商、互联网企业或专业中介服务机构等组成的庞大阵容。据统计,2010年以来,居民短期消费贷余额的复合增速在30%以上,信用卡业务和理财机构的P2P、互联网企业基于大数据的贷款等各种消费贷模式层出不穷。2017年底消费金融市场规模近9万亿元,这对刺激消费有立竿见影的效果,但消费者最终还是要承担利息成本。

由于接受消费贷者大部分都是年轻人或低收入群体,如果说超前消费可以带来当前的消费增量,但未来的经济负担势必又会加重,从而抑制了未来的消费。去年12月下发的《关于规范整顿“现金贷”业务的通知》之所以重申36%的利率红线,就是针对此前利率畸高所导致的市场乱象。

因此,我不认为消费金融等同于普惠金融,消费金融是一种商业模式,这种模式的得益者如果是商业机构和投资人,那么受损者又将是谁呢?但这已经注定靠消费金融不会形成提振和扩大消费的长效机制。

网上购物能否提振和扩大消费呢?从数据上看,今年网上购物的消费增速保持在30%左右。但研究发现,网购与线下购物,如超市购物或专卖店购物之间有此消彼长关系。按统计局的数据进行推算,2017年扣除实物商品的网购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增速只有7.5%,而2016年该增速为8.5%,一年内实体店的消费额增速居然降了1个百分点,可见网店对实体店的替代性非常强。

回顾历史,发现2013年网购大幅增长,但因为总量较小,没有被纳入到官方统计中。当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增速为13.6%,对应的GDP增速为7.7%;如今年前五个月消费增速降至9.5%,较2013年下降4.1个百分点,但同期GDP增速只降了0.9个百分点。由此可见,尽管GDP和消费增速都在下降,只是消费降幅更大。至少这不能证实“如果没有网购,消费增速降幅会更大”的观点。

综上所述,无论是消费金融还是网上购物,其本质还是一种商业模式,既然是商业模式,就不能把它们作为拉动消费的良策。那么,如何能提振消費并让消费发挥更大作用呢?这实际上就涉及到改革了。

改革的重点领域是财税,目的是通过国民收入再分配来改善居民的收入结构,缩小收入差距。财税改革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但进展迟缓。此外,财政改革又是一个涉及动不同利益主体蛋糕的难题,如果迟迟不推进改革,中国投资拉动型经济增长模式也难以改变。

警惕中国港口建设的政治化趋向

上海外国语大学中东研究所 孙德刚

“中国港口外交的理论与实践”

《世界经济与政治》2018年第5期

中国参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沿线港口建设,形成了“商业港口链”,与美国在海上丝路沿线构筑的“军事基地链”形成反差。前者服务于中国与对象国的经济发展战略,以投资、贸易、基建和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等商业利益拓展为目标;后者服务于美国的安全战略,以巩固联盟体系、打击恐怖主义、拓展势力范围为目标。中国从自身改革开放的发展经验——“蛇口模式”出发,有助于各国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和建立相互依存关系。中国的港口外交推动了对象国的工业化进程,彰显了中国特色的民生治理理念,与西方追求的海洋军事化和“民主”治理形成了鲜明对比。中国参与海上丝路沿线港口建设面临较高经济、法律、政治和安全风险,须警惕港口建设的政治化趋向。

关注度

上期新媒体关注度排名(7月9日-7月20日)

1 地方债高悬之忧

2 中美贸易战打响 中国如何应战?

3 中国收入差距为什么越来越大?

4 税收递延养老,能换回体面的退休生活吗?

5 让儿童先远离中药注射剂

6 重新思考对美投资的逻辑

7 在摩擦中求共赢,在打压中谋发展

8 解题金控之“控”

9 资本寒冬中的上市潮

10 小米回归之路

资料来源:《财经》APP

(c)2008-2015 新财经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