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战狼2》IMAX海报-战狼2 屡创纪录再曝海报 IMAX版本将登陆院线
古典
大部分成功人士的发展路径中都会有一到两个、甚至三个“非连续性的突然增长”,术语叫做“跃迁”。
前段时间,网上流传一张王健林的作息时间表。说王健林每天早上四点钟起床,健身,24小时飞行两个国家,三个城市,六千多公里,晚上七点再回到办公室。
很多人就误解了,惊叹:我的天啊,富人比我们还要努力,我是不是没希望了?错了,其实这个问题的关键,根本不在于努力。快递小哥的工作也很感人,他们每天奔波于50个楼盘,与人进行高难度沟通,经常还要被骂,每天晚上干到八九点钟才能收工。快递小哥不努力吗?他们的努力程度一点不比王健林低。但是为什么他的收益却比王健林低很多很多倍呢?
你想过吗?为什么人们的努力和收益,往往是不成正比的?
当你去研究这些高净值人群的成功路径时,你会发现,他们当中很少有人的成功路径是线性的。
大部分成功人士的发展路径中都会有一到两个、甚至三个“非连续性的突然增长“,术语叫做“跃迁”。你会发现,每隔一段时间,他们就突然上了一个层次,观点、眼界、格局,都不一样了。
于是我开始研究,这些人到底做对了什么,让自己可以跃迁。
第一次跃迁:用二八法则高效成长
我曾被选为第一届新东方集团培训师。俞敏洪希望我研究下“优秀教师的能力素质模型”,并最终把成果整理成“教师之轮”体系,帮助更多老师成长。
“教师之轮”包括五项核心能力:专业知识、课程设计能力、呈现能力、个人魅力、积极心态。在这期间,我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同样的训练课程中,有一群人的成长速度远远超过了其他人——他们不是因为比其他人更聪明或者努力,而是采取了更聪明的学习路径。
第一种教师的学习路径,是把百分之百的能力,全部投入学习专业知识,然后再进入下一个领域。而另外一些老师,他意识到在一个领域里面,20%的知识就可以囊括80%的内容。所以他会花一点时间迅速学习这个领域最精华的20%,然后再去学课程设置的20%,然后再去学演讲的20%,再去学魅力的20%,再去学心态的20%。同样的时间,他获得了五个80%,所以是400%。仅仅是因为学习路径的不同,老师们在三个月就已经拉开了四倍的距离。
可能有人会说,这没什么了不起的,那些一百分的老师,你只需要给他更长的时间,他也可以迎头赶上。我们基础打得好,后发先至可以吗?不可以,因为接下来就有第二轮的跃迁发生。
第二次跃迁:利用系统放大名气
在新东方系统里面,如果你一定要选一个老师排课,你会选什么?一定是先选400分的。
400分的老师训练得比较多,课就讲得好一点;课讲得更好,就能带更多的学生;学生越多,优秀学生就更多,名气就更多;名气更大,就排得更多;排得更多,钱就更多。于是四百分的老师莫名其妙的形成一个正循环,等到一个暑假下来,四百分的老师就变成四千分的老师,远远的把一百分的老师拉下来了。
这其实是一个很简单的法则,不知道大家听过没有?叫幂律法则。
20%的国家,占据了80%的财富。不仅仅财富这么分配,你可能想象不到,微博的粉丝数量是这么分配的,英语的词频是这么分配的,你媳妇儿上网的导购平台,也是这么分配的。比如说,全世界最高的人是2.55米,最矮的人是0.51米,所以最高和最低的人之间,仅仅差了五倍。但是美国的GDP几乎是最低的那个国家的46万倍。这就是幂律法则的恐怖之处。
在任何一个系统中,只要你能找到头部,就能够上升。
就好像我在北京五道口那边住,我们叫宇宙中心。宇宙的中心房子并不比北六环房子好多少,但是价格差距巨大。这是因为它进入了更高的价值链条。这是系统带给它的第二次跃迁。
第三次跃迁:与最优秀大脑互联
第三步的跃迁是如何与领域内的高手连接。注意,当高手头部们进行连接,他们的升级就变成圈层。因为当高手开始互联,别人就彻底进不去了。
选择连接更多的头部,连接资本的头部,连接管理的头部,连接其他各领域的头部。当你成为头部,资源就会来找你。只不过这一次,你不是要快速学习更多东西,你要做的是连接更多头部。
再来看最近很火的《战狼2》。一开始吴京的定位是李连杰接班人,他带着这个名号混了很久,拍了《太极宗师》,都觉得没有出口。于是有人跟他说,你有可能做甄子丹的接班人,于是他出演了《杀破狼》,被人爆打一顿。后来,他用了五年时间,慢慢选点。终于在这一两年,和我们国运搭到一起,形成特别搭的系统头部。
你不难发现,电影前20亿的票房,是因为这部片子本身的卓越。而后面这30亿,一定是因为他站到了电影票房的头部,甚至在某种程度上,站到了中国电影的头部。所以整个头部系统、国家力量,一起撬动、成就了《战狼2》。50亿票房并非完全因为吴京的电影拍得好到了这个程度。
下一步,可能吴京需要思考的问题是,《战狼3》在拥有这么大资源的前提下,如何更好地连接更多领域的头部,怎样在这些连接中找到一个更大的头部。
万物皆有头部,个人亦如此。
你想过没有,假使你通过一件事情,获得了巨大的社会成就,但是这些外在的成就,不能够兑现成你内心的宁静和幸福感,是不是相当于心灵假币?
其实每个人最终都需要找到一个外界成功和内在成功之间的平衡点,那个点,才是你的头部。
在这个点上,你的天赋可以发挥到最大,你的价值观最被契合,在这个点上,你找到一种内外的平衡。
努力仅仅能带来线性的进步,我们可能需要一些新的思路,让自己去进化、跃迁。
但是为什么跃迁这么难?因为它每一步选择都是逆人性的,都是逆惯性的,都是不舒服的,都被迫让我们走出更大的一个格局。
也正是因为这样,人们倾向低头做那些自己熟悉又好像很有收获的事情,比如说学英语、读書、健身、努力……但是那些事情并不能放大你的价值。
如果有一天你可以摆脱这种虚幻的安全感,真正看到什么东西是最重要的,请你盯紧那个对你最重要的选择,总有一天你会发现,你在不断的跃迁,你在慢慢做最好的自己。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