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迈克斯·泰格马克(Max Teomark)
译者:汪婕舒
出版:浙江教育出版社
分类:人文社科
2015年,特斯拉的创始人马斯克捐赠了1000万美元给一家创立了仅仅一年的组织——未来生命研究所。这家组织研究的是人工智能的安全性,他们想帮助人工智能的研究者不要只看到高科技带来的锦绣前程,还要随时关注可能给人类带来的危险。
未来生命研究所的创始人,就是《生命3.0》这本书的作者,麻省理工学院的物理学终身教授迈克斯·泰格马克。
在泰格马克看来,生命其实就是具有一定复杂性的系统,这个系统会不断复制自我。生命有硬件也有软件,硬件是生命有形的部分.用来收集信息;软件是生命无形的部分,用来处理信息。生命的复杂性越高,版本就越高,可以分为生命1.0,生命2.0和生命3.0。
生命1.0指的是系统不能重新设计自己的软件和硬件,两者都是南DNA决定的,只有很多代的缓慢进化才能带来改变。地球上现存的绝大多数动植物都处在生命1.0的阶段;生命2.0指的是系统能够重新设计自己的软件,可以通过学习获得很多复杂的新技能。人类就是生命2.0的代表;生命3.0指的是系统能不断升级自己的软件和硬件,不用等待许多代的缓慢进化。美剧《西部世界》第二季当中觉醒了的机器人接待员就是生命3.0的代表,他们不仅能在智能上快速迭代,在身体上也能随时重新设计更换。
至此你会发现一个巨大的转变,那就是生命可能并不需要寄存在血肉之躯里。当智能有机会从肉身的束缚当中解脱出来的时候,生命第一次有机会成为自己命运的主人。最终它就会完全脱离进化的束缚。
本书总结了超级智能可能带来的12种未来,包括人类灭绝、人类丧失了统治地位、人类限制超级智能的发展、人类统治超级智能等,看起来特别像是科幻小说的情节。
马斯克、霍金和泰格马克等认为,超级智能带给人类的结果是好还是坏,要取决于人类的自主选择。人类要主动对未来进行筹划和研究,保证科技能够带给生命积极的力量。
那么,怎么做才能保证人工智能的发展对人类的未来是有益的?超级智能会给人类带来危险,是因为它的能力远远超过人类。所以,人类造出的超级智能,必须保证是友好的,也就是说,它的目标要和人类一致。
一小部分技術怀疑主义者认为超级智能没有几百年时间是无法实现的,而大多数世界顶尖的专家认为它会在几十年之后出现。如果真是这样,留给人类思考自己未来的时间可不多了。
未来智能银行
从1989年第一家直销银行英国米特兰银行成立到当前的移动银行和数字银行,互联网银行发展方兴未艾。特别是以“数据”和“连接”为核心的智能化技术正在引领银行未来的变革方向。
本书以新技术、新服务模式和新用户体验为出发点,试图从技术驱动、远程账户、经营模式、风险管理、新监管及未来方向等方面来抓住互联网银行发展的关键性问题。当前的互联网银行只是未来银行的现在进行时,正处于快速动态发展之中。
美国增长的起落
在1870年至1970年的一个世纪里,一场经济变革席卷美国,使美国人民的生活水平空前提高。内燃机、电力、电灯、室内管道、汽车、电话、飞机、空调、电视等一系列伟大发明和后续的增量式创新不仅推动了美国经济的高速增长,也彻底改变了美国人的生活和工作方式。更重要的是,一个新生儿预期将活到72岁而不是45岁。全球金融危机后,美国能重续这一“特殊世纪”的辉煌吗?互联网和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发展能带来同样的经济改革吗?
此书将经济学与历史学相结合,既有对历史的生动叙述,也有对经济现象的深入分析,为读者呈现了一个“特殊世纪”的全景图。